在养细胞的过程中,实验室污染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。在这个过程中,使用的试剂、耗材、环境、操作等都有可能造成污染,如支原体污染、细菌污染等[1]。污染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形态,甚至导致细胞功能、性质发生改变,进而影响实验研究的准确性。
因此,对实验室污染进行预防、排查与清除,是至关重要的。本期细胞学堂为您整理了一份实验室污染最-全应对攻略,帮助您快速上手清除污染。
01
污染的预防
严格执行细胞实验室规章制度
不断完善无菌实验室规章制度,加强无菌实验室的管理。外来进修人员、实习学生进入实验室前要进行培训和教育,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、实验技能、操作规程后,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方可进行实验操作。
培养箱、无菌室、净化台定期消毒
工作台实验前紫外灯消毒30 min,实验后用75%的酒精擦拭台面;实验废弃物高压蒸汽灭菌后,丢弃至医疗废物桶;无菌室以10 mL/m2的甲醛(40%),5 g/m2浓度的高锰酸钾定期封闭消毒[2,3],若采用甲醛熏蒸,甲醛气体必须分布到房间的每个角落。也可以使用普诺赛细胞房安全卫士、水浴锅安全卫士进行定期清理。
杜绝感染源的产生
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穿隔离衣,尽量减少频繁出入细胞实验室,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,避免微生物气溶胶的产生。一旦发现污染,应立即排查原因,采取有效可靠的方法清除污染源,尽可能的防止大面积污染。
控制实验室湿度与温度
细菌、真菌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,属于条件致病菌,有很强的繁殖能力,温暖潮湿的环境,会大量滋生。因此,必须控制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,保持室内干燥与清洁,阻止细菌、真菌等繁殖,切断其传播途径。
02
污染的排查
实验室常见污染有细菌、真菌、支原体、黑胶虫等。在不确定是否污染的情况下,可进行排查,初步确定是否污染及污染的类型。
1
采样
对怀疑污染的地方,比如操作台、培养箱、显微镜等,用医用灭菌级棉签蘸取采样液(生理盐水)进行采样;对可疑培养试剂,吸取少量试剂进行取样;对怀疑有污染的细胞,吸取培养液上清进行取样。
2
培养
将采集的样本分别置于琼脂培养基与DMEM培养基中,琼脂培养基放于生化培养箱培养48 h,DMEM培养基置于37℃、5%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7 d。
3
检测
观察琼脂培养基是否出现细菌或者真菌菌落;可选择使用PCR法、显色法或荧光染色法检测是否有支原体污染;对于“黑胶虫"污染,目前没有明确鉴定方法。
03
污染后处理
环境中发现污染
使用75%的酒精擦拭操作台/仪器设备,进行消毒。甲醛(40%)10 mL/m2,高锰酸钾5 g/m2,熏蒸细胞培养室。同时也可使用普诺赛细胞房安全卫士、水浴锅安全卫士进行杀菌消毒。
细胞中发现污染
①
轻度细菌污染可用10×双抗清洗处理,重度细菌污染建议丢弃后消杀。
②
真菌污染可以尝试使用两性霉素B进行处理,抑制真菌生长。真菌较难根-除,不建议保留,建议丢弃后消杀。
③
支原体、“黑胶虫"污染后若细胞状态尚可,可添加支原体清除试剂/“黑胶虫"清除试剂培养2~3代观察细胞状态;若细胞污染后状态很差,建议丢弃后消杀。
●参考文献●